首页

女王调教sm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8 06:35:50 作者: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:46074

  今天(5月27日),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上海启动,会上首次发布了《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》。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。

  在4月11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(IMO)第83届环保会议上,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“技术+经济”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。该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。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,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。这标志着建立权威、独立、符合IMO标准的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当务之急。

 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,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,上海海事局、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,联合国内主要能源、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,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“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”,作为我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。协会系统编制了《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》,明确覆盖船用燃料原料采集、生产加工、运输分销、船上使用等各环节碳排放核算路径。蓝皮书全面对标IMO、欧盟等国际先进政策与认证制度,结合我国航运燃料产业实际,从政策、标准、组织、数字平台等维度,提出建立统一、高效、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,为我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低碳治理体系提供了“上海方案”。

  此外,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,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。技术支持方面,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,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,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、可核查、可信赖。

  (总台记者 王一喆 孙慧升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学习语|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

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,将为保护、活化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更多想象空间。我们在以技术创新驱动文化内容创新的同时,也需进一步激发文化企业创新活化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力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品服务创新的生力军,文化企业数量和营收不断增长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提供了重要动力。据统计,2023年,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7.3万家,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比上年增长8.2%。此外,借力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,将提高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,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意和传播力量。

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巡礼2024年首场活动在广东化州市举行

在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部有三个“特殊”的团队,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28岁左右。他们是“青年突击队”,负责做好现场的安全管控,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,开展施工技术创新,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率。

广西打造水产品“智检小站”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:2023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步伐稳健。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4442亿元,比上年增长5.1%;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84274亿元,增长5.5%;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305045亿元,增长5.7%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。

中拉技术转移合作发展交流会举行

4月19日,一场降雨过后,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景区内云雾缭绕,层层梯田、村庄房屋、远处山峦若隐若现,宛如仙境,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

生态环境部:2023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.5%

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产业工人。当地积极打造江华电机技工特色劳务品牌,培训工种向电机产业倾斜。目前,培训合格的电机技工已经发展到3200人,其中多为失业人员、下岗职工、留守妇女等。去年,江华电机技工被评为永州市特色劳务品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